官網主辦:共青團山東省委
官網承建: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大眾網
備案證號:魯ICP備09023866號-52
版權所有:共青團山東省委
來源:大眾日報發布時間:2019-07-09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總要求,加強黨的領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引領,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聚力推進鄉村振興、經略海洋、軍民融合等工作重點,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一)聚焦聚力“一個工程”,進一步拓展高質量發展有效路徑。認真貫徹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更大力度推動存量變革、增量崛起,為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奠定堅實基礎。
聚力產業培育,壯大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全面推動十強產業規劃落地實施,提高園區化、集群化、高端化發展水平。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出臺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高端化工、新材料和高耗能行業“4+1”細分行業規劃,著力打造京滬-濟青高鐵沿線高端制造業產業帶。深入實施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加快企業“零土地”技術改造項目審批方式改革,探索推廣泰安康平納及濰坊盛瑞、浩信共享工廠建設試點經驗,支持一批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的省級重大技改項目建設。創建國土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省,啟動“畝產效益”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選取18個縣(市、區)開展試點。加快七大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穩妥有序推進產業調整、企業搬遷、土地盤活、資金融通等工作。加快推動煉化一體化,全力推進煙臺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開工建設煙臺萬華乙烯項目和東營威聯芳烴項目,打造魯北高端石化產業基地。加快推動鋁業高端綠色安全發展,延伸拉長鋁產業鏈條,打造世界級高端鋁業基地。加快推動鋼鐵產業向沿海集中布局,建設日-臨沿海先進鋼鐵制造產業基地和萊-泰內陸精品鋼產業基地。推動“四新”經濟提速擴容。布局建設一批重點數字園區,扎實開展“云行齊魯”、企業上云、智能制造帶動提升等重點行動,高水平建設海爾、浪潮等工業互聯網平臺。啟動建設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爭取承辦國際工業設計產業博覽會。統籌推進建設醫養結合示范省、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建設青島嶗山灣國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形成醫養健康產業整體發展優勢。推動釋放跨界融合潛能。加快數字山東建設,推進5G通訊、人工智能、量子通訊、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研究制定“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的推進方案。建設省級服務業創新中心、服務業特色小鎮、服務業集聚示范區。舉辦全省旅游發展大會,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省,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線路和產品,力爭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9.3億人次、旅游消費總額突破1.1萬億元。推進媒體融合發展,重點建設海報新聞客戶端、縣級融媒體中心、新媒體大平臺和廣電網絡5G試點項目。推動提升高端品牌價值。實施百年品牌企業培育工程,挖掘和發揮“好品山東”集群品牌作用,培創1-3家精品高端產業集群區域品牌,3-5家特色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加快推進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省建設,建立形成新型山東標準體系,推動“泰山品質”高端認證。建設好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完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機制。
聚力項目建設,發揮重大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制定省市縣項目庫建設標準,構建層級銜接、上下互動、全面融合的項目庫建設體系。健全重大項目庫動態調整機制,建立要素資源跟著項目走的綜合保障機制。加強省級統籌,第一批優選項目開工率達到90%以上,完成年度投資2000億元,加快推進120個省重點項目和第二批優選項目。切實發揮好十大專班對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的組織功能,特別是在“雙招雙引”方面的推動作用,打造整合各類資源的平臺,協調市縣、智庫、協會(聯盟)及相關企業,協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產業基金落地、產業集群培育。
聚力區域發展,構建新舊動能轉換總體格局。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深化多規合一,促進東中西協調發展。濟南市要在數字經濟、健康醫療、量子通訊,青島市要在現代海洋、智能家電、軌道交通,煙臺市要在核電裝備、虛擬現實等領域,布局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的標志性大項目。大力推進開發區等園區體制改革,突出開發區主責主業,建立靈活的用人制度和薪酬體系,促進各類園區高質量發展。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加快功能創新,建設全國性保稅倉儲中心,培育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平臺。深化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常住、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達到62%左右和51.5%左右。實施城市品質提升行動,積極推進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綜合管廊建設。支持濟南深度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打造我國北方高端產業、科技、人才、現代服務業集聚地和央企、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基地,建設“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支持青島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真正成為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推動突破菏澤、魯西崛起邁出實質步伐。支持淄博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編制實施《泰安市城鄉一體空間發展戰略規劃》,推動德州、聊城、東營、濱州等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做好援疆、援藏、援青工作。
(二)做優做強“兩篇文章”,進一步塑造高質量發展特色優勢。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更加注重經略海洋,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新時代山東的重大使命。作為農業大省、海洋經濟大省,我們必須扛起責任、強化擔當,不斷開拓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高起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研究制定齊魯樣板標準體系,探索東中西部地區鄉村振興分類推進機制,探索土地規?;洜I、村莊布局調整、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建設與鄉村“五個振興”統籌推進機制,深化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創建,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持續推進農業更強。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計劃,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扎實開展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和“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嚴守耕地紅線,嚴肅整治“大棚房”問題,全面完成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工作。加快建設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運營好國家蔬菜質量標準中心,打造蔬菜產業“山東標準”。整建制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省。推進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創建,再打造省級田園綜合體20個以上。加快推進農業“新六產”融合示范,新增農業“新六產”示范縣20個、示范主體260家。持續推進農村更美。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四好農村路”建設年內完成投資150億元。開展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實施綠色能源示范村鎮、可再生能源集中供熱等重大工程,推動供氣設施向農村延伸。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積極探索農村污水治理模式,在榮成市、淄博博山區、鄒城市、鄆城縣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著力建立農村改廁后續管護長效機制。實施好美麗村居建設“四一三”行動,年內新增100個省級試點村。持續推進農民更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年內80%的涉農村(居)完成產權制度改革。繼續推進農村閑散土地盤活利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完善農民返鄉創業政策,加快發展農民職業教育。
高標準推進海洋強省建設。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要全面提速,在海洋優勢轉化上下功夫、見實效。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堅持港口發展一體化、裝備智能化、業態高端化和港城發展協同化,研究制定山東省港口集團組建方案,推進山東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大力發展金融保險、船舶租賃、電商服務等高端航運服務業,積極推進物流貿易港建設。建設疏港公路、鐵路、管道,完善海河、海公、海鐵等多式聯運體系,推動成立全省多式聯運發展企業聯盟。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統籌推進沿海、遠海、深海、陸海產業發展,大力培育智慧海洋、海洋高端裝備、海洋工程、海洋旅游、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能源、海水綜合利用等新興產業。開展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扎實推進32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加快建設綠色可持續海洋生態環境??茖W編制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研究實行海岸建筑退縮線制度。實施陸海污染一體化治理,健全近岸海域水質目標考核制度,完善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茖W保護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扎實推進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
堅定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山東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要全力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加快軍地融合創新發展,圍繞體制機制、政策制度和發展模式創新,盡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率先趟出一條體現時代特征、彰顯山東特色的軍民融合創新之路。推進基礎設施貫徹國防要求,實現軍地資源共建共用共享。推進軍民科技協同創新,整合軍地院校、科研院所、人才等資源,探索建立軍政企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創新軍地需求對接機制,拓寬軍轉民、“民參軍”渠道,引導支持民營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軍民融合發展。精準對接國家軍民融合重大工程和產業基金,布局實施一批軍民融合重大項目,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和優勢企業。深化全民國防教育,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大力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持續支持國防和軍隊深化改革,全力支持部隊備戰打仗,依法加強軍事設施保護。扎實做好雙擁工作,積極營造尊崇軍人的環境,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嚴格落實安置、優撫等各項政策,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加強教育管理服務,激勵他們在新時代建功立業。
(三)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進一步筑牢高質量發展基礎支撐。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全力攻堅,務求實效,加快形成標本兼治、系統發力的良性機制。
強化底線思維,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堅持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努力做到在最早時間,從最低層級,用相對最小成本,解決最大的關鍵問題,爭取綜合效益最佳。打造“金安工程”。建立大數據監管平臺和企業信用體系,健全金融風險監測防控體系,強化對金融風險的監測預警和及早處置。指導債權銀行建立銀行債權人委員會,積極穩妥化解不良貸款和債券兌付風險。成立100億元的紓困基金,加大重點風險企業處置力度。有序處置存量政府債務,規范政府舉債融資行為,妥善解決在建公益項目后續融資。推動高風險金融機構改革重組。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務行為和各類非法金融活動。筑牢安全生產底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推進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強化應急管理基層基礎工作。深入開展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加快企業進區入園步伐。深化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煤礦和非煤礦山、城鄉加氣站等重點領域專項治理,研究制定千米以下沖擊地壓風險較大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意見,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深化平安山東建設。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黑拐騙、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統籌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信息化支撐,推進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加快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和裝備建設,著力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實施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鞏固災后重建成果。進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構建積極健康的宗教關系。
強化成果鞏固,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聚力“兩不愁三保障”,牢牢把握精準方略,全面落實我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實施意見,減少和防止脫貧人口返貧,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突出重點領域。緊盯“黃河灘”,聚焦“沂蒙山”,鎖定“老病殘”,統籌各類扶貧資源,鞏固提升“4個2”和黃河灘區脫貧成果,啟動湖區、庫區群眾搬遷規劃研究。實施好黃河灘區遷建工程,在保證質量前提下,年內27個外遷安置社區主體工程全面封頂,28個新建村臺全部完成淤筑,改造完成舊村臺23個。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工作。改進扶貧方式。提升產業扶貧質量,促進貧困人口轉移就業,深化健康扶貧、教育扶貧、旅游扶貧、危房改造,同步解決貧困群眾脫貧與解困問題。開展扶貧扶志行動,加大貧困人口技能培訓,幫助貧困戶靠自身勞動脫貧致富。強化常態長效。嚴格落實保障性扶貧兜底政策,建立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制度為主體,以社會幫扶、社工助力為輔助的綜合保障體系。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銜接、開發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相結合,針對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群眾,研究出臺扶持政策,總結完善扶貧資金持續積累持續發揮作用的辦法。認真落實五級書記遍訪貧困對象行動,開展新一輪第一書記駐村抓黨建促脫貧工作,加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做好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和省內“6+6”扶貧協作工作。
強化系統治理,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定不移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和“回頭看”移交問題整改,全面落實“1+1+8”系列方案。深入推進“四減四增”。實施“綠動力計劃”,清潔高效利用傳統能源,深度開發利用新能源,加快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實施好“外電入魯”,力爭接納省外來電2000萬千瓦以上。加強重點企業和工業園區鐵路專用線建設,確保到2020年鐵路貨運周轉量比重,比2017年提高7個百分點。開展化肥農藥減量使用,確保到2020年單位耕地面積化肥、農藥使用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6%和10%。堅決打好八場標志性戰役。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聯防聯控聯治。淘汰高排放、老舊柴油貨車,提升重型柴油運輸車輛排放達標比例。推進黑臭水體整治,全面深化南水北調沿線水污染防治,推動渤海灣、萊州灣等綜合整治,強化危險廢物處置監管。建立健全污染防治長效機制。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排污許可、環境信用評價等制度。完善激勵企業綠色發展的價格、財稅、金融和投資政策。制定可預期的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為企業轉型升級留出必要的時間和空間。幫助企業制定環境治理解決方案,避免處置方式簡單粗暴。
(四)抓緊抓實“四力并發”,進一步匯聚高質量發展磅礴力量。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向改革要活力、抓開放挖潛力、促創新增動力、培育需求支撐力,打造新舊動能轉換強勁引擎。
在激發改革活力上抓落實見實效。以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為重點,推動相關改革持續深化。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健全完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管理運營方式。實施省屬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年工作計劃,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國企改革發展。深化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推進符合條件的省屬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非上市公司開展中長期激勵試點,抓好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開展國企境外投資專項檢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規范省以下財政收入劃分辦法,完善省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加大對欠發達地區轉移支付力度。推進預算管理改革,進一步完善全口徑預算管理體系,實現“四本預算”和政府債務收支計劃一體化編制,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加快稅制改革步伐,健全地方稅體系,完善稅收征管辦法。深化地方金融改革。推進地方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改革,加強國有金融資本集中統一管理。推動城商行、農商行業務逐步回歸本源,完善法人治理,強化合規經營。支持濟南區域性產業金融中心、青島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煙臺區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建設。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提高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支持金融機構發行小微企業貸款資產支持證券,將小微企業貸款基礎資產單戶授信放寬至500萬元。引導金融機構優化內部績效考核和責任管理體系,改進間接融資服務效率,更好發揮保險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促進直接融資占比提高,提升區域股權市場服務能力,鼓勵企業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上市。整合組建省級政府性融資擔保集團,構建省市縣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設立省級應急轉貸基金,加大對各市應急轉貸工作支持力度,為經營狀況良好、資金暫時周轉困難的企業提供過橋轉貸服務。督促銀行機構建立無還本續貸企業名單,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現貸款到期后無縫續貸。
在挖掘開放潛力上抓落實見實效。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積極申建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拓展全面開放“大市場”。大力實施境外百展市場開拓計劃。支持企業調整全球生產供應布局,加強海外基地建設。用好港澳臺開放平臺,加強魯港、魯澳、魯臺交流合作。重視對歐美企業的開放合作。全面落實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政策措施,進一步壓減整體通關時間,降低通關成本。發揮青島、威海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政策優勢,擴大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搭建日韓合作“大平臺”。以建設中日韓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為載體,加強魯日貿易投資領域合作,聯手開拓第三方市場;鞏固提升中韓(煙臺)產業園、威海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深化日韓山東周活動,加大對日韓高質量“雙招雙引”力度,抓緊推進與日韓在談的48個合作項目。辦好第18屆泛黃海中日韓經濟技術交流會,提升中日韓(濰坊)產業博覽會層次。開辟互聯互惠“大通道”。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做強“齊魯號”歐亞班列品牌,力爭年內開行往返500列。新開辟2條洲際航線,國際航線達到80條以上。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落實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成果,高標準規劃建設青島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推動設立上合組織融資機構和地方經貿合作基金。辦好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國際友城合作發展大會。
在增強創新動力上抓落實見實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55%左右。在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上下功夫。積極推動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正式入列,建設好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推進國家高速列車中心建設,加快建設齊魯科創大走廊,新增10家以上國家級創新平臺、200家以上省級創新平臺。積極爭取若干國家大科學裝置和重大科研基礎設施落戶我省。建設國家量子信息技術實驗室濟南基地,爭創國家量子大科學中心。加強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有創新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占比提高1-2個百分點。在突破關鍵共性技術上下功夫。圍繞十強產業集群,實施30項國家級、省級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攻克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問題。積極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爭取更多國家重點科學計劃成果在我省轉化實施。在廣聚人才上下功夫。全面落實人才新政20條,實施好泰山系列人才工程,繼續實施“山東-名校人才直通車”、“外專雙百計劃”引才工程、省級高端外國專家項目等引智專項,開展“百千萬專家服務基層”活動。實施青年科技人才競爭力提升計劃。健全人才分類評價機制和科研管理機制,賦予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弘揚勞模精神,做強“齊魯工匠”品牌,打造宏大的高素質產業技能“生力軍”。在培育創新型企業和企業家上下功夫。統籌推進企業家隊伍建設“111”工程,全年培訓企業家2000人,建立青年企業家導師制度,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全年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0家、“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企業100家、瞪羚企業100家、隱形冠軍企業100家,積極培育獨角獸企業。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計劃,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萬家。繼續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重點培育“小升規”企業1500家。
在培育需求支撐力上抓落實見實效。發揮人口大省優勢,適應服務消費增速加快、比重提升新趨勢,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培育居民消費熱點。支持社會力量增加醫療、養老、家政、教育等服務供給,構建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積極培育網絡、定制、體驗、智能等消費,擴大品牌消費。推進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常態化開展打擊侵權假冒活動,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加快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構建城鄉智慧物流配送體系。拓寬民間投資領域。進一步放開基礎設施以及電信、通訊等行業限制,擇優選擇一批高速鐵路、機場、港口項目開展社會資本投資示范,鼓勵民間資本以股權方式參與項目建設運營。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力爭年內開工建設鄭濟高鐵、雄商高鐵、濰煙高鐵、魯南高鐵菏澤至蘭考段、黃臺聯絡線5個高鐵項目,加快京滬高鐵二通道、濟南至濱州、萊西至榮成等高鐵項目前期工作。全面加快27個在建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進度,確保9個項目今年建成通車。抓好4個在建機場項目建設,開工建設菏澤機場、蓬萊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確保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建成投用,推進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和棗莊、聊城機場前期工作。開工建設京杭運河山東段升級改造工程和小清河復航工程。持續推進青島LNG二期工程、泰安二期抽水蓄能電站等重大能源設施項目,加快建設黃水東調二期工程、峽山水庫膠東地區調蓄戰略水源地工程、引黃濟青改擴建等重大水利設施,基本完成大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小型水利工程防洪隱患治理主體工程建設。
(五)盯緊盯牢發展環境保障,進一步形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生態系統。在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基礎上,持續優化政務生態、創新創業生態、自然生態、社會生態,培育一流營商環境,塑成政策、環境、服務“三位一體”的集成優勢。
持續打造精簡高效的政務生態。以“一次辦好”改革為統領,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政務生態建設上邁出更大步伐。更大力度減權放權。繼續取消下放省級權力事項,推進市級簡政放權,深化擴權強縣改革,實施“市縣同權”,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確實施層級且基層有實際需求的,原則上交由縣(市、區)實施,提升縣域發展要素聚集能力。更加精準優化流程。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持續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各級政務服務中心設立審批服務代辦窗口,健全代辦機制,對企業辦理特定領域相關審批手續提供全程代辦、無償代辦。全面推開“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更廣范圍共建共享。大力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數據“全打通、全歸集、全共享、全對接”。繼續清理規范中介服務,嚴查“紅頂中介”,決不允許違法違規的中介服務稀釋改革紅利。
持續打造富有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構建“政府主導創環境、企業主體強創新、各類人才激活力、科技研發出成果、金融配套強保障、中介服務提效率、成果轉化增效益”的創新生態圈。以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為示范樣板,五年培育30個省級創新共同體。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切實做到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上堅定不移,在政策執行上一視同仁,在市場競爭中公平對待。支持民營企業牽頭實施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對成功創建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的企業,省財政給予每個1000-3000萬元經費支持。更大力度減稅降費,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減輕負擔。對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稅收實施普惠性免除。全面降低城鎮土地使用稅稅負,高新技術企業按調整后稅額標準的50%執行;降低印花稅核定征收比例,貨運車輛車船稅稅額減半。
持續打造彰顯魅力的自然生態。加快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抓好統籌治水,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灣長制,推動天上水、地表水、特殊水、外來水、地下水“五水共享”,實現治污水、防洪水、抓節水、保供水“四水共治”,加快構建具有山東特點的治水大格局。確保飲用水水質安全,科學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穩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全面推行林長制,深入開展“綠滿齊魯·美麗山東”國土綠化行動,實施鄉村綠化美化工程,抓好森林撫育和退化防護林更新改造。規范各類自然保護區管理。抓好第三次國土調查。
持續打造誠信法治的社會生態。各級政府及工作人員要帶頭講誠信,堅決杜絕“新官不理舊賬”。加強對政府機構失信的治理,定期清理政府部門拖欠企業資金問題。加強企業誠信制度和個人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信用“紅黑名單”制度,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搭建企業產權糾紛調解平臺,建立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和自然人財產權長效機制。深化法治山東建設,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依法做好第四次經濟普查工作。持續凈化市場環境,有效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頑瘴痼疾,堅決糾正“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培育良好生態系統,關鍵是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要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為廣大干部服務企業、與企業家正常交往劃清“安全區”。按照“換位思考、主動服務、有求必應、無需不擾、結果評價”導向要求,精準把握企業群眾的需求,落實好領導干部聯系幫包企業制度,放下身段、盡心竭力提供一對一、個性化、精準化的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務,認真對待、及時回應微觀主體的個性化需求,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把評判權放到企業和群眾手中,讓企業來評判、讓群眾來打分,形成市場主體茁壯成長的陽光雨露。
(六)落細落實“六個著力點”,進一步提升高質量發展共享水平。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制度、守住底線,精心做好各項民生工作。
第一,著力穩定和擴大就業。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千方百計保持就業穩定。更大力度鼓勵創業帶動就業,設立省級創新創業示范綜合體,推動創新、創業、就業良性循環。繼續實施“三支一扶”計劃,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優化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統籌抓好去產能分流職工就業安置、農民工、困難群體就業援助等工作。逐步建立退役軍人待遇保障、優先優待、接收安置、服務管理、督導檢查政策體系,高質量做好計劃分配軍轉干部及隨調隨遷家屬安置工作,做好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加大自主擇業軍轉干部、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培訓力度,促進穩定就業、高質量就業。保持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抓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完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制度和多元處理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第二,著力增加居民收入。落實最低工資標準和企業工資指導線,依法推進工資集體協商,不斷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穩妥推進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制度,進一步提高基層工作人員待遇。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收入分配自主權。嚴格落實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和專項附加扣除政策。
第三,著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制度。完善居民醫療保險籌資機制,提高醫?;鸾y籌層次,提升醫保監管能力,嚴厲打擊欺詐騙保行為。積極推行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建立完善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復合型支付方式。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進一步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經費標準。擴大實施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失業保險金標準提高至最低工資標準的80%。推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培育住房租賃市場,發放住房租賃補貼3萬戶以上,開工改造棚戶區21萬套,改造老舊小區20萬戶,繼續做好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工作。統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做好流動家庭、留守家庭、空巢家庭、單人家庭專項救助。分類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提高孤兒和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補助標準。建立低保、特困人員基本生活現金救助、實物救助和救助服務相結合的社會救助方式,并根據價格水平動態調整。開展全省災害民生綜合保險,完善災害救助體系。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第四,著力發展教育事業。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000所以上,新增學位50萬個以上。建立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長效機制,辦好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啟動實施高校高質量建設工程,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全面推進殘疾兒童少年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15年免費教育。鼓勵社會力量提供多樣化教育服務。全面深化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統籌推進高??荚囌猩C合改革。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做好教師培訓工作,提高教師地位待遇,營造尊師重教社會氛圍。建好中國教師博物館。更加重視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圩?。
第五,著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更加重視意識形態工作,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用好用活“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塑造齊魯鄉村文明新風尚。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推動現實題材、農村題材文藝作品創作推廣和展演,推出一批文藝精品力作。精心籌辦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和第十二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辦好第八屆山東文博會,爭取舉辦青島國際青年電影節。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檔案館建設。辦好“文化惠民、服務群眾”實事,開展好文化惠民消費季、齊魯閱讀季活動。挖掘和利用好齊魯文化資源,持續推進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齊文化傳承創新兩大示范區建設,編制泰山文化保護傳承發展總體規劃,保護利用好大運河文化,深入實施革命文物連片保護工程。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擴大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影響力,辦好第九屆世界儒學大會,打造世界儒學中心。
第六,著力建設健康山東。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加快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年內縣域醫共體全覆蓋。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動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積極推進中國康復大學籌建工作。完善城鄉婦幼保健體系,大力推進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落實“健康中國人”行動計劃,積極創建“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做好職業病、慢性病、傳染病、地方病和重大疾病防治。關心重視干部群眾的心理健康,完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體系,增加精神衛生機構和床位。強化藥品全生命周期監管,加強疫苗生產、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深入推進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實施“品質魯藥”建設工程。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振興發展。進一步放寬社會辦醫準入。新建城市社區示范性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200處、農村幸福院600所。發展老年教育,辦好老年大學。辦好第九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公共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開放。加強“食安山東”建設,全域推進食品安全市縣創建,打造食品安全放心省。